2014年11月3日,是我脱离学校生活,走向临床实习的一个重要日子,迈出学校这个象牙塔,内心还感到有些茫然。虽然专升本期间接触过一段时间,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又把刚迈向社会的脚步重新拽回校园,所以面对这次的临床实习依然充满了好奇与憧憬,怀揣着满腔热情与动力。 第一个科室心脏外科,记得当时初进科室时,带教老师给我们做入科宣教,让我对心脏外科有了初步的认识,心里更是对接下来的实习激情满满。正如晓晴老师送给我们的一句话:“快乐地实习,踏实地工作。”我把这句话作为实习期间的座右铭。初进科室的前几天跟随老师身后,用心听老师的解说和指导,用心领会操作的方法,老师的耐心指导总让我能量满满,感觉每天都有好多东西要去学习,每天都有好多新的收获,每天都在向临床迈进一小步。我时常感觉自己就像叽叽喳喳觅食的小鸟,饥渴难耐时,想要快速吃掉这些要学习的操作,以至于每天学习了很多东西,一度感觉脑袋不够用,学了四年多的理论感觉与现实的临床脱节不少,理论联系实际做起来还是要费一点功夫的,不过每天正因为这些小挑战,才挑逗着我澎湃的实习激情,所以每天也不觉得累,反而享受这种学有所得的成就感,更加干劲十足,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和精神。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,自我感觉获益匪浅。首先,我觉得是提高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,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静脉输液。心外科练习一次性静脉输液的机会不是很多,但一有机会老师会鼓励我动手去做,接下来我会主动要求自己操作,让老师来指导。印象最深的是某天上责任的时候,新病号恰巧多一点,只知道当时很稳,全部都穿刺成功,那种爽劲和成就感油然而生。出病房后,老师根据操作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提出并纠正,对我做的好的地方予以鼓励,当时那种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,一切文字的描述仿佛都显得苍白无力,我想这种特殊的经历我会终身难忘的。其次是对心外科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熟练或掌握、了解。初进心外监护室,感觉有点不知所措,呼吸机低声的喘息,微量泵三四个整齐地堆在床头或安在铁架上,监护仪、吸氧装置、吸痰装置、输液瓶,再看病人鼻中插着胃管、口中含着气管插管、身上胸管、纵隔引流管两三个、下身尿管,这些能映入眼帘的甚至有点杂乱无章的管路看得真有点傻眼,这还真是不理顺真的很乱。后来老师从头到尾都详细地解释,熟悉了之后,再去看病人身上的这些管路,觉得心中亮堂了许多,对病人身上每个管路做到了心中有数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简单地学会了呼吸机的使用,掌握了微量泵、血气分析仪、心电图机的使用,熟悉了心外常见药物的配制,胸腔闭式引流、纵隔引流管的护理、CVP的常规护理和测量CVP、监护记录单的记录、胃管、尿管、桡动脉置管的常规护理。然后,熟知了心外科的各班职责,对护理班的各项护理常规雾化、吸氧、测血压、监测记录病人的监护的掌握;对责任班治疗操作的熟练都让我觉得在心外科学到的东西不少。最后,是在老师的鼓励下,我们学着去和病人怎样更好地交流,促进护患良好沟通,在我看来这些沟通交流的“软技术”也是不可小觑的。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,对临床知识的孜孜以求,老师的诲人不倦,都让我觉得这个月的实习非常值得,俗话说良好的开始,成功的一半,我会继续这种动力和激情,为下个科室做好准备,在实习的第二站汲取我想学的东西,在此,对自己说一声:继续加油! |
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 【繁体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】 | |